2022
二月

27

620

【壹明头条】|老挝最后一条淡水海豚死亡,人类“唯我独尊”的观念要到何时?

1231231

大家好!这里是《壹明头条》,我是壹明。

老挝已知的最后一条淡水海豚近日被发现死于当地南部的湄公河流域。据天亚社中文网介绍,这条25岁的雄性海豚体长2.6米,重110公斤。当地人曾看到它在渔网中挣扎,几天后,它的尸体被冲上了岸边。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随后发出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条海豚的死亡“标志着此类淡水海豚在老挝全境的绝种”。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感慨:“再也无法欣赏它们独特的‘友善模样’及优雅灵动的‘泳姿’了。”

事实上,我们欣赏不到的“独特模样”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涨。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字,平均每小时就会有一个物种灭绝。而2019年联合国在巴黎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更是显示,在地球上大约800万种动植物物种中,有多达100万种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将在未来数十年内灭绝。酿成这种悲剧的或许正是人类“唯我独尊”的世界观。

长久以来,人类把自己摆在世界的中心位置,自视为宇宙间“最尊贵的受造物”。这样的观念无形地将自然界的其他受造物贬为“仆人”,且只以“资源”及“可利用性”的狭隘视角来审视它们。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曾在《人类救主》通谕中满含警告意味地悲叹:“人类似乎常常没有感知到自然环境的其他意义,而只看到那用于立即使用和消费的一面”(《人类救主》,15)。教宗方济各也在有关环境问题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提出了一个核心反省——我们想给子孙以及正在成长的孩子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警告”和“反省”似乎都不满足于仅仅解决表面上的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而更是邀请及敦促人类将自然界从“仆人”的身份中释放出来,给予她新的尊严并以新的视野看待自己与她的关系。

循着两位教宗的邀请,今天我们简短地探讨自然界除了“立即使用和消费的一面”之外,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保禄宗徒曾表示:“自从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万物,辨认洞察出来。”(罗1:20)即:凡是受造物都分享创造者的部分特征,并反映着天主。这样的观点指出,受造物不是人类的“附庸品”,它们如同人类一样,以自己独立的存有“归光荣于天主”。

另外,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指出,“宇宙的出现不是全能者任意的行动、能力的炫耀或自我肯定。受造界是属于爱的领域”,整个物质宇宙“陈述天主的慈爱和祂对我们无止境的爱,土壤、水、山峦等等,每件事物都是天主对人的爱抚”。在这里,受造物被表达为“爱的中介”,天主借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爱,而人似乎也只能透过爱造物来回应这爱。

因此,真正的生态皈依应该是一种“视野的更新”。假如我们跳出“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以“伙伴”的眼光重新看待受造界,并视它们为天主的自我展示,或许关爱环境就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甜蜜。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